超长的寒假+暑假结束了,孩子们终于在九月份迎来了新学期。对于那些孩子即将上一年级的家庭来说,幼衔小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自从幼儿园“去小学化”后,“幼小衔接班”不禁闯入了幼儿园孩子家长的视线,并深受追捧。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能够“领跑”。于是很多幼儿园出现一种怪现象:好多幼儿园升入大班后学生只剩不到一半了,都翘班去了“幼小衔接班”。


现在市面上的编程教育是比较火热的,所以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正式上学之前就开始接受编程教育,这样能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的轻松,所以很多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开始学习儿童编程机器人,孩子既可以在玩耍中掌握一定的思维技能,也不会对课程感到无聊,因为儿童编程机器人是在玩耍中让孩子们获得知识。

那么“幼小衔接班”真的这么神奇吗?

幼小衔接班的功效有多大?


目前各家的“幼小衔接班”种类繁多,课程主要是拼音、识字、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模式无外乎小班授课及一对一辅导两种,其中小班授课还分为周末班和集训班。


确实,提前接受培训的孩子,在入学前期会拉开与其他孩子的差距,但在一些小学老师看来,培训班里讲的东西,在小学阶段都会详细地进行教授,只要其他孩子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差距会逐步消除甚至反超。


甚至一些上过培训班的孩子,反而会形成不好的习惯。有老师表示:“我们经常都会遇到特别‘骄傲’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讲,他因为在其他地方学过,就会不专心听讲,甚至影响到其他同学。最后发现他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本没有掌握到这些知识点。”


还有部分孩子仅仅因为提前学习而暂时取得更好的成绩,却误以为自己比周围的人更聪明、更优秀,对自身定位不准确,这使得在未来自己逐渐别别人赶超时,会心态失衡。

有些理性的家长,虽然觉得这种培训班没有必要,但在整个大环境下,只能是:“所有的道理我都明白,但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幼小衔接’,我们不上肯定就落后了啊,所以考量再三还是让孩子去了。”


有家长认为,让孩子提前识字算数是值得的,但其实,知识上的幼小衔接只是表面的,深层次的对接要遵从幼儿的成长规律,依据孩子的发展状况,而非教材和课本要求进行衔接。


况且学费也不便宜,以拼音为例,部分小班集中授课约10天时间,费用为1600元,而一对一课程的费用是一课时160元。半年下来,花费不小!

“幼衔小”到底该做什么?


幼衔小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从幼儿园自然顺畅地过渡到小学阶段,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和生活节奏,他们将迎来几个方面的转变:
学习内容将从具体生活走向抽象内容;
师生关系从侧重保教走向侧重教育;
学习方式从游戏为主的活动走向以符号为媒介的学习;
生活作息从时间宽松走向相对紧凑;


社会期待从基本没有压力的“小朋友”,走向承载了家庭更多期望的“小学生”。家长们不该把孩子扔到培训班就觉得万事大吉,应该更多地从家庭出发,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在我看来,幼小衔接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培养良好的习惯:
培养习惯最重要的还是提供环境,套用一个教育名词就是“有准备的环境”。


比如在幼儿园和在家里时,孩子们都习惯了围成一圈坐在地毯上玩,这时候可以买一套书桌,不需要昂贵的,主要是为了引导孩子们在书桌上玩玩具,看书等等,当然要不断纠正他们的坐姿,开始让孩子养成“坐得住”的习惯。


为了让孩子愿意配合,我们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拉长孩子端正坐姿的时长,毕竟小学都是40分钟一节课,让孩子们保持专注40分钟很困难,不如先尽量保持正确的坐姿。

还有就是掌握握笔的姿势,孩子不会写字也不要紧,在平日里的游戏中多创造机会让孩子拿画笔、去涂鸦,然后不断地去纠正他们拿笔的姿势,这个过程需要很多耐心,但因为内容有趣,也算是快乐锻炼。

最后,就是作息调整。幼儿园也许是9点才去上,而小学基本上都是需要8点到校,所以早睡早起这个习惯可以尽早开始培养。
学习能力准备:


学习能力并不是说让孩子在上学前识字算数就完了,而是充分调动起孩子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如果教授的内容没趣味、反复练习又枯燥,反而会让孩子产生畏难与抵触的情绪,得不偿失。


比如语文启蒙并不是识字启蒙,一板一眼地教拼音,教笔画,恐怕没有哪个孩子喜欢,但是如果和孩子一起学唱儿歌,把孩子拥在怀里共读一本绘本,潜移默化地交给孩子几个简单的汉字,则可以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感觉。


另一方面则是表达,比起小朋友认识多少字,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给大人讲故事,听完一个故事会不会复述?


家长们最应该做的是放下手机多陪孩子,多和孩子交流,语文学习在于细水长流。

还有数学,最重要的并不是数学知识本身,而是培养小朋友的数学思维、学习方法和兴趣,这些素质才是对孩子以后的长远发展有帮助的。


孩子可能不爱数学,但是不可能不爱生活。在一家人购物,出行,游玩,娱乐的过程中,数学无处不在,启蒙随时随地。比如,超市买东西,可以认识数字,理解数量,建立加法概念,等等。

而且现在非常注重儿童的编程教育,一些教育机构会特别引进一些编程课程,就比如近几年比较火热的玛塔创想,很多教育机构都会引进,玛塔创想的儿童编程机器人可以帮助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树立一个编程思维,很多家长都在担心通过电脑学习编程会伤害孩子们的眼睛,所以玛塔儿童编程机器人就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儿童可以通过儿童编程机器人学习编程思维,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这样孩子们就能很好的过度到数学教学中去,与其想让孩子提早接触数学,不如先让孩子学习儿童编程机器人。


还有英语。现在孩子们接触英语的途径有很多,家长千万不要看到别的孩子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就产生攀比心理,从而逼迫自己的孩子也去死记硬背。


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特点,选择他们所喜爱和擅长的方式来接触英语。比如听、唱英语儿歌,看优质的国外纪录片,陪孩子一起听或阅读幼儿英语绘本、参加社区和学校组织的一些公益性少儿英语活动等等。


总之,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突击式培训能解决的问题,所有的学习动力都是需要从知道“为什么而做”开始的,不要把幼小衔接,提前变成了孩子“讨厌上小学”的状况。而且很多幼小衔接课程也都开始引进儿童编程机器人,与其让孩子们提早接触学习,不如先让孩子们形成一个好的思维,锻炼思维要比学习生硬的课程更为重要。


家长要调整自己


无数家长都在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忽略一个事实——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赢在起点并不等于胜在终点。关于幼衔小,父母自己的心态调整很关键,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只有一两年级。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知识是愉快的,以愉快的心情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如果家长们整天表现出焦虑,在上学之后,天天只盯着孩子的作业和成绩,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上学呢?


要知道孩子们一旦开始上学,那么面对的就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而是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孩子还没有开始学校生活就对一些课程发怵,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孩子先从玩耍儿童编程机器人开始,让孩子慢慢学习接受新事物,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的度过自己的每一个特殊的阶段。

或许,孩子“幼升小”最应该“衔接”的应该是家长。如果家长成天打麻将、玩IPAD,却叮嘱孩子好好学习、别打游戏,这样怎么能有说服力呢?

小学一、二年级的重点是孩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倾听者和精神支柱,观察自己孩子哪些能力有短板,孩子有什么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


很多家长都在盲目的追求自己的孩子拥有“超能力”,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终究只是一个孩子,他们是需要大人陪伴的,所以很多家长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大人也可以带领孩子一起体验儿童编程机器人,这样孩子们会更加的喜欢儿童编程机器人,也会有更多的探索欲望,这一切都不是孩子自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家长的相互协助。


现在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家庭教育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